南方水产科学 , 2007, 3(1):44-. doi:
摘要:分别采用试剂盒和常规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新鲜的鳙鱼肌肉、肝脏、尾鳍以及用乙醇保存的3种组织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3种组织的新鲜样品2种方法均能提取高质量的DNA,而用乙醇保存的3种组织,DNA样品质量最好的是尾鳍,其次是肌肉,肝脏最差;总的来看,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较好,但是浓度低,而苯酚法得到的DNA浓度高,质量好,且相对成本低。综合比较,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乙醇保存的尾鳍组织基因组DN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鱼类分子研究中推广应用。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22, 37(1):1-. doi:10.13233/j.cnki.fishis.2022.01.001
摘要:阿根廷红虾(Pleoticus muelleri)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捕虾之一。阿根廷是阿根廷红虾最主要的生产国,也是唯一的阿根廷红虾出口国。近年来,阿根廷红虾的出口额占阿根廷渔业出口总额的50%以上,是阿根廷渔业最重要的品种。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传统上是阿根廷红虾的主要市场,自2011年开始,阿根廷红虾对中国出口量迅速增加,到2015年,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红虾第二大出口市场。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扩大双方水产品贸易,增进双方的联系和交流,推动双方在渔业多领域、多方位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分析了当前中阿关系处于良好时期背景下,阿根廷红虾对中国贸易既面临着中国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中国进口关税降低、中越边贸活动得以整治以及中国进口阿根廷红虾质量标准日趋规范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税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市场变化以及中国国内红虾市场销售情况变化等挑战。最后,阐述了阿根廷红虾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阿渔业合作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继续推动中阿红虾贸易发展提出了利用好关税杠杆、多种渠道稳定扩大红虾贸易、加强红虾产品进口与销售环节的管理等建议。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22, 37(3):214-. doi:10.13233/j.cnki.fishis.2022.03.008
摘要:实施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 system,ITQs)是目前渔业管理发展的趋势。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渔业是阿根廷最重要的渔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阿根廷无须鳕资源出现明显衰退后,阿根廷开始实行分渔船、分渔区管理。从2010年开始,阿根廷对41°S以南的阿根廷无须鳕渔业实行为期15年的ITQs管理。阿根廷无须鳕ITQs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如ITQ是一个时期内分配的TAC(total allowable catch,TAC)百分比;ITQ分为保留给渔业当局与分配到渔船两部分;计算分配渔船的ITQ时,不但考虑历史捕捞量,还要考虑对行业及社会贡献;转让机制和再分配机制等等。阿根廷无须鳕ITQs实施后取得明显成效;捕捞量控制在TAC预期的管理目标内,无须鳕捕捞船队规模缩减以及较长的执行期有利于渔业稳定发展。阿根廷无须鳕ITQs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海上弃鱼难以控制,冰鲜渔船要求返还配额。最后,通过阿根廷无须鳕ITQs的相关背景与中国国情的分析对比,对中国将开展捕捞限额制度工作提出初步建议。
南方水产科学 , 2010, 6(6):77-. doi:10.3969/j.issn.1673-2227.2010.06.014
摘要:以洞庭湖和原种场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为研究对象,采用20个随机引物对10个野生个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03条带,每个引物产生的条带数在2~9之间,片段大小在0.2~3.0 kb之间,多态座位比例为41.75%,2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是,洞庭湖个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S)0.879 5~0.983 3,遗传距离(D)0.016 7~0.120 5;原种场个体间S为0.879 4~0.989 2,D为0.031 9~0.110 8;比较2群体S为0.798 3~0.999 4,D为0.016 7~0.301 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e)0.326 9。结果表明,长吻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20, 35(3):198-. doi:10.13233/j.cnki.fishis.2020.03.006
摘要:为拓展渔场范围、促进潜在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2018年4—7月(作业天数79 d),以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新世纪八十六号”为探捕平台,采用目前通用的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延绳钓钓具配置,在东南印度洋(24°10'S~35°33'S,75°15'E~98°50'E)海域进行探捕调查作业,共捕获长鳍金枪鱼5 252尾、78 906 kg,占总渔获尾数和质量比例分别为80%和71%,平均上钩率达到18‰,表明该渔场长鳍金枪鱼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在兼捕种类中,剑鱼(Xiphias gladius)、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及斑点月鱼(Lampris guttatus)的渔获量较大,其资源利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