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报
, 2016, 40(1):97-. doi:10.7541/2016.14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三代虫病, 实验以寄生于金鱼的小林三代虫(Gyrodactylus kobayashii)为动物模型, 研究了两种常用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NaClO)和二氧化氯(ClO2)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 在离体(in vitro)条件下, 当NaClO的有效浓度≥0.2 mg/L或ClO2的有效浓度≥0.15 mg/L 时, 小林三代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均少于2h, 而对照组中小林三代虫的平均存活时间是20.8h。当ClO2的有效浓度≥0.15 mg/L时, 70%以上的虫体发黑, 而其他浓度处理组, 大部分虫体即使死亡, 虫体依然保持透明。在在体(in vivo)条件下, 当 NaClO的有效浓度≥0.2 mg/L或ClO2的有效浓度≥0.5 mg/L 时, 驱虫率都几乎达到100%, 并且驱虫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ClO2的有效浓度为0.6 mg/L时, 养殖水体出现了白色絮状物。在在体条件下, NaClO的驱虫效果好于ClO2。在金鱼的急性毒性实验中, NaClO和ClO2的安全浓度分别是0.18和0.48 mg/L, 仅稍低于其在在体条件下完全驱除小林三代虫的最小浓度(0.2、0.5 mg/L), 说明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在驱除三代虫时对金鱼不太安全, 因此, 在治疗金鱼的三代虫病时要慎使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然而, 这两种消毒剂能否适用于其他鱼类三代虫病的治疗则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