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
, 2014, 21(3):581-. doi:10.3724/SP.J.1118.2014.00581
摘要:分析了2011年采自西南大西洋的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 Regan,1913)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后端、主间沟、翼叶及耳石侧表面辐射状条纹等位置存在的明显差异,可将其耳石分为6种类型.椭圆傅里叶分析所得77个特征系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6种耳石类型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的特征系数可达36.4%,表明6种类型耳石形态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形状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表明:(1)基于形态特征的耳石类型划分是可行的;(2)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类型多样性及其耳石形态特征;(3)椭圆傅里叶分析在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的形态分类研究中更具优势.根据椭圆傅里叶分析重建的耳石外轮廓直观反映了6种耳石类型的差异所在.6种耳石类型在不同鱼体体长、耳石长度分布区间所占比例不同,且同一个体的左右耳石也存在一定差异,检测样本中左右耳石属不同类型的比例达20.2%.Ⅳ型仅出现在小个体中,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幼体阶段耳石形态为卵圆形,随生长发育耳石形态则渐变为梭形.各体长组中有多种类型耳石存在,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在各生长阶段均具有耳石形态多样性.今后开展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研究时要结合多种耳石类型进行分析,并兼顾其左右耳石的差异.